据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消息,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柴人杰教授联合多家单位在国际顶刊《自然·医学(Nature Medicine)》发表研究论文,揭示了腺相关病毒基因疗法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耳聋中的作用。
论文指出AAV基因疗法在1.5至23.9岁DFNB9患者中展现良好长期安全性与有效性,发现5至8岁可能为最佳干预窗口期。
OTOF基因突变导致DFNB9,患者内耳毛细胞突触囊泡功能缺陷致聋。人工耳蜗是重度患者主要治疗方法,但存在音质失真等局限。OTOF基因疗法通过AAV载体将功能性OTOF基因递送至耳蜗内毛细胞,修复突触传递功能。
柴人杰团队在国内实施多中心临床试验,招募10名1.5-23.9岁患者。12个月随访期内,患者未发生III级及以上不良反应,安全性得到证实。
基因治疗后受试者听力变化情况
所有受试者平均纯音听阈从术前106dB降至52dB(正常谈话水平),62%的改善出现在首月,部分儿童术后6个月实现正常听觉功能,青少年和成年患者平均听阈分别改善46dB和36dB,两名受试者接近正常言语感知能力。
研究还发现听觉脑干反应在治疗4个月后可作为行为听力的有效预测指标,5至8岁儿童听力改善更显著。该研究扩展了DFNB9基因治疗的窗口,为临床干预提供了重要指导。
该院表示,这一发现具有重要临床指导价值,有望让全球数百万遗传性耳聋患者获得“听清世界”的希望。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每日快讯 - 资讯头条、社会文化、业界动态、随笔感悟 > 我国基因治疗耳聋新突破:数百万患者有希望了
热门信息
阅读 (13)
1 比亚迪远征巴西:越过出口门槛,真正战役在“本土”阅读 (9)
2 罗马仕总部员工称未停工未裁员 公司不存在跑路风险阅读 (8)
3 Intel彻底没法玩!AMD Zen6要用多层3D堆叠缓存:IPC提升超Zen5阅读 (8)
4 余承东:鸿蒙智行累销超80万辆 半年智驾里程16亿公里阅读 (4)
5 你还在玩吗!《魔兽世界》国服20周年了 官方公布三大重磅内容